道法网

赤水横街张氏宗祠戏台,装饰华丽,雕刻细腻

广昌县赤水镇横街张氏宗祠戏台,张氏祠堂戏台是一座很有特点的戏台。首先,戏台在江西所有祠堂戏台中属于“台基”和“观戏楼”均较高的戏台之一。其次,该戏台装饰华丽,雕刻细腻,在诸多的戏台中很出众。该戏台坐落在广昌县赤水镇横街张氏祠堂内。民国十年(1921),戏台与祠堂同时兴建。戏台坐南朝北,建于祠堂大门内,隔着观戏庭院与上厢神坛相对。

戏台为穿斗式木架混合结构。台前两根粗大的石柱拔地而起,台口进深1米处两根中柱略小于檐柱支撑着戏台的顶棚。戏台台基离地面高达4米,4根柱子即是台柱,亦为顶柱。台口下沿栏板厚60厘米,台前围以35厘米高的栏杆。从栏杆的高度来讲,与其他的戏台相比较也不算太矮,但是,由于戏台的台基太高,4米的台基相当于在二层的楼房上面演戏,我想如果我是演员,在这样的戏台上演戏多少有些胆怯。观众如果在台下看戏,也必须是抬高头引颈而叹。当然,如果是在两旁的看楼上看戏,效果就大不一样了。不过,广昌是演孟戏盛行的地方,孟戏中有许多带面具演出的场面,面具所形成的夸张的审美效果,在这种高戏台上演出效果一定不错。

戏台的梁枋设计奇巧,梁枋架着硕大的单檐廊殿式屋顶。台口宽5米,进深4米,台面距天棚3米。台顶天花板居中设一藻井,藻井为方形基座,八角形边框,中间为圆形穹隆,穹隆内系倒装斗拱式结构。藻井周围方形顶棚绘有八幅色彩斑斓、姿态各异的彩蝶与花卉图案。戏台遍布戏曲人物彩绘,如《战长沙》、《穆柯寨》等。彩绘周围画满了五彩花纹图案,台两侧有宽3.8米的副台。

前后台以板墙相隔,两旁设上下场门。后台深2米。戏台为单面观式。由于戏台很高,在台两侧和正对戏台地上厢三面建有与戏台等高的避雨观戏楼。两侧的看楼长7米,宽2.5米。戏楼栏板及梁柱上也都是戏文雕刻,涂金上彩,台柱及木栏边框俱为红蓝两色交错。整个戏台五光十色,金碧辉煌。观戏楼为赤水村张氏家族观戏场所,中间露天观戏庭院,供外姓人及下人观戏。除部分木雕彩绘中被铲除外,戏台基本保持原貌。

廖家宗祠戏台坐落于抚州市临川区罗湖乡詹塘廖家村西头,坐南朝北,与廖家祠堂对峙。清康熙三十二年(1693)建,光绪十五年(1889)重修,民国十年(1921)再度重修。戏台为穿斗式木构架,单檐歇山式屋顶,四条垂脊相交于顶端,中间立一只彩瓷葫芦。垂脊尾端镶有青瓷,高翎双挑,尾部呈鳄鱼昂首造型。戏台为三面观式,台基高2米,台口宽6米,高3米,进深8米。表演区后部两侧各有宽3米,进深1米的“走廊形”场地,周围有栏杆,这是乐队伴奏的场所,演员也可以在这里候场。戏台梁柱雕有精致的戏剧人物画像,及各式花纹图案。额枋与支柱间的雀替有麒麟倒立木雕,雕工细腻,活灵活现。

前后台隔以木板屏风,上下场门两侧雕刻戏联一副,左联为“琴韵清微声吐汉苑”,右联为“笙歌嘹亮响彻云霄”。戏台与廖家祠堂相对,围墙相连,中间为一处宽阔的露天观戏场地,宽约15米,长约40米。

现存的戏台保持民国十年重修的面貌,屋顶有些破损,顶部的彩瓷葫芦不存。

【版权声明】转发分享,传播中华孝道宗祠文化,功德无量!!!转载自频繁度过看剧企鹅号,转载注明来源。版权归原作者,若有不当,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。

后台-插件-广告管理-内容底部广告位PC端
后台-插件-广告管理-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端

评论

全部评论